一、总体要求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按照“全面优化旅游环境,实现‘厕所革命’城乡全域覆盖”的要求,以新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要求为统揽,坚持问题导向和效益准则,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共抓,统筹兼顾、城乡联动,以注重实用、方便群众,满足需求、管理科学为基本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能改则改、宜建则建,反对奢侈浪费,防止大拆大建,巩固提升上一轮“厕所革命”成果,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力实现厕所革命由景点向全域转变,由建设向建设与管理并重转变,由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发展优质旅游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行动目标
2018年至2020年底,全省共建、改厕所3000座(新建2170座,改建830座)。全面提高厕所建设质量,健全管理体制,推广科技应用,提升文明水平。将“厕所革命”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紧密结合,在地区间、城乡间、景区内外全面推进。“全域覆盖、建管并重、质量为先、惠民实用”的新三年目标全面实现,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基本形成。
2018年工作目标:全省共建厕所1055座(新建775座,改建280座)。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厕所革命”成果,重点解决高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厕所数量不足等问题,消除建设盲点,对问题厕所进行改造提升。5A级旅游景区第三卫生间规范运转,30%的4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第三卫生间建成使用;其他A级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集散点、旅游娱乐场所、特色美食商业街区、休闲街区(广场)、旅游餐饮点等场所厕所数量满足需求;特色民宿示范店(村)、乡村旅游点、农家乐厕所数量基本满足需求,管理到位,运行良好。“厕所革命”向景区周边、城乡结合部、乡村,重点向具备旅游资源的贫困村延伸,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城乡旅游环境更加优化。
2019年工作目标:全省共建厕所1037座(新建756座,改建281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格局全面形成。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彻底消除厕所建设盲点,所有厕所均达到A级标准;70%的4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第三卫生间建成使用;特色民宿示范店(村)、乡村旅游点、农家乐厕所数量充分满足需求,建设质量基本达到A级标准;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集散点、旅游娱乐场所、特色美食商业街区、休闲街区(广场)等场所第三卫生间开始普及。厕所新技术、新材料广泛应用,生态、环保、智能化厕所开始普及。厕所数量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景区内外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基本缓解。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城乡结合部以及乡村厕所建设趋向合理。厕所管理有效机制初步建立,以商养厕理念得以贯彻,厕所科技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文明如厕风尚逐步形成。
2020年工作目标:全省共建厕所908座(新建639座,改建269座)。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第三卫生间全面覆盖;乡村旅游点、农家乐厕所“一户一厕”,建设质量达到A级标准。“厕所革命”在景区内外、城乡之间均衡态势基本形成,厕所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解决。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运管模式进一步健全。先进科技充分应用,生态、环保、智能厕所得到普及推广。健康文明的厕所文化彰显,人文关怀、文明如厕理念深入人心。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提升行动。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17〕62号)精神,不断加大厕所建设力度。坚持景区内外、城乡一体、区域均衡,统筹推进景区、城市和乡村厕所建设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厕所标准化建设,贯彻《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16)标准,厕所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实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造型设计注重与周边和城乡整体环境布局协调,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富有创新性。内部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家庭卫生间建设加快,着力体现人文关怀和环保理念。将“厕所革命”培育成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示范工程,带动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咨询中心、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交通标识、旅游线路等旅游基础及公共服务体系发展。
(二)实施“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管理服务提升行动。坚持建管并重,均衡发展,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化、常态化,努力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推进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聘用或委托专业团队,制订管理与服务细则,为厕所运营和管理提供专业保障。推广西安“所长制”经验,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拥有、谁管理;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建立“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责任区制度。鼓励拓展延伸厕所功能,提供WIFI、便利店、线路查询、取款机、废品回收等服务。创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广厕所数字地图、APP等管理服务创新手段,解决“找厕难”“如厕难”等问题。鼓励在旅游旺季、重要节假日、大型节庆活动期间,设置移动厕所。推进建立“厕所开放联盟”,鼓励和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向公众免费开放。
(三)实施“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科技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坚持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示范引领,探索远程控制系统、智能人工系统、节能环保系统综合运用。按照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要求,不断创新循环水冲、微水冲、真空气冲、无水冲、可生物降解泡沫等技术。大力推动厕所科技攻关,集中攻克山岳型、缺水型旅游景区及条件艰苦地区的厕所建设难题。在气候寒冷、无上下水系统的区域,推广“源分离免水冲生物技术”“发泡式微生物降解节水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除臭杀菌技术方面,推广电子分解技术、光触媒技术、射线杀菌技术等,从源头上分解胺类化合物,消除异味,杀毒灭菌。在厕所建设材料方面,推广使用生态木、竹钢、彩色混凝土、玻璃钢、复合仿生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
(四)实施“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文明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文明如厕和环境整治宣传教育,使文明如厕和保护环境成为游客、民众基本行为认知,使厕所成为展现地方文明形象的窗口。推动文明如厕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宣传活动,引导广大游客、民众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培育文明如厕的良好习惯,坚决抵制粗鄙丑陋的如厕行为。组织开展“厕所革命”和环境整治公益宣传活动,在“世界厕所日”“中国旅游日”等重要时间点,制作宣传材料和宣传片在游客集中场所发放播放,增强文明如厕和环境保护教育。充分依靠广大游客、民众和“厕所革命”志愿者的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带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厕所文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和分工,积极推进全省“厕所革命”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各市、县、区政府对“厕所革命”和环境整治工作负主体责任,健全领导机构,充实人员队伍,制订本地区行动计划,做好上下衔接、部门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要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分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确保新三年行动方案有序推进、取得实效。省旅游发展委要牵头抓好督促落实工作,指导各地“厕所革命”工作有序推进。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省政府。
(二)明确工作职责。按照“政府引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省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订方案,细化举措,强化配合,推动本行业“厕所革命”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旅游部门作为“厕所革命”牵头单位,在完成行业内“厕所革命”组织、指导工作的同时,负责部门间协调沟通工作。各部门之间建立互报、互通、共管、共享的厕所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厕所建设项目进度月报制度,设立省、市、县三级月报员,并按要求接入国家厕所管理系统(具体任务见附件2)。各区县要将厕所建设纳入当地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效益。
(三)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健全量化、讲评、观摩、问责制度。各级文明办、卫生、旅游部门要把“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卫生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点等创建和评定工作中的重要指标进行检查督导。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按照《陕西省城镇公厕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公厕日常管理考核。建立群众监督和举报制度,设立并公布举报信箱、投诉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及时查处影响“厕所革命”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不良行为。
(四)强化资金政策支持。按照“旅游+金融”的理念,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出台以商养厕、委托、认养、“厕所+综合开发”等模式的引导政策,为新思路、新理念落地提供基础和保障。认真落实相关项目规划、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等惠民政策,优化审批手续,实行动态管理。
(五)加强宣传培训。注重公益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化全民参与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要开辟专栏,主动跟踪报道,宣传亮点、剖析难点、曝光问题,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不断调动广大游客和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引导学生志愿参与厕所革命管理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培训,在全域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扶贫等培训中,增加相应内容。坚持深入一线,问计于民,推动“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为全民共识、国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