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陕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十三五”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7-12 10:30:49
第一章  发展基础
 
       陕南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关中-天水、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交汇地带,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桥梁;水能及林、药、茶、菜、果等生物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省的71%,茶叶、柑橘、生猪三大产业规模居全省之首;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资源区;优质矿产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铁、钒、钛、银等20种矿藏探明量全省最多,金长石、钾长石储量亚洲第一,镇巴区块油气潜在储量达132万亿立方米;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商洛金丝峡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和1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地位重要,是秦巴生态多样性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产业基础较好,以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清洁能源、现代材料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第一节  主要成效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陕南是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板块,GDP年均增速达13.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2015年,陕南三市GDP达到2459.12亿元,是2010年的2.19倍,占全省比重由“十一五”末的11.1%提升到13.7%,提高2.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达107.3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基本实现了“富裕陕南”的发展目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8629.9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9倍,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成效明显,安康高新区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
       现代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陕南循环发展战略,省级财政累计安排30亿元,培育和壮大陕南现代循环产业体系,实施循环产业项目1007个,有色、钢铁、装备、能源、生物制药、非金属新材料、油气化工、绿色食品、蚕桑丝绸、旅游十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形成。陕南三市循环产业核心区和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8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54个,县域工业园区实现了全覆盖。201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达795.7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97.71亿元,分别“十一五”末的3.2倍和3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食品、现代中药、生态旅游等产业快速壮大,航空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和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现代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一县一业规模不断壮大。大力发展“一县一业”,积极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县域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15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前十名中,陕南县占七席。依托矿产能源、蔬果茶药、畜禽水产等特色资源优势,陕南循环发展专项资金杠杆作用凸显,生物加工、生态旅游、新型材料等产业板块不断壮大,陕飞公司扩能及大运飞机配套项目、白河神达环卫车、商洛比亚迪太阳能光伏组件等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创建国家4A级景区达14个,商南金丝峡成功跻身国家5A级景区,“一县一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撑产业。
       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十二五”期间,陕南三大核心城市聚集功能不断增强,汉中“双百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安康高新区建设助推新城崛起,商洛“一体两翼”中心城市框架初具雏形,县城、重点镇和新型社区建设全面加快。累计实施陕南移民搬迁111.89万人,探索出了贫困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径。陕南城镇化率达到46.71%,较2010年提高了13.13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崭新气象。
       基础设施保障有效提升。京昆、包茂、沪陕、福银、十天高速陕南段全线通车,联通了三市80%以上的县(区),安(康)平(利)高速建成投用,山(阳)柞(水)高速开工建设,陕南高速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西康铁路复线建成,西成客专、阳安铁路扩能改造、西合铁路复线有序推进;汉中机场正式通航,安康新机场开工建设;新建33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21座。“引汉济渭”跻身全国重点重大水利工程之列,已累计完成投资62.2亿元,汉江综合整治建成堤防和护岸252公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增强了陕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汉、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有序开展,治理小流域166条、治理水土流失3600平方公里,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生态屏障得到全面建设,汉、丹江水质稳定控制在Ⅱ类目标以内,确保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通水。城市中心区、县城及重点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积极推进,28个县城两场(厂)实现全覆盖。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达64%,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7%以上。
       民生保障水平显著增强。坚持民生支出占新增财力和财政总支出的“两个80%”不动摇,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精准扶贫成效显著,121万人口实现脱贫。2015年陕南三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1.8倍和2.3倍多。

       第二节  存在问题
       要素制约仍然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3个县未通高速,高铁、航空等现代化立体交通设施尚处于起步阶段;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能源电力保障不足,信息化差距大,气化陕南任务重,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短缺。
       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经济总量偏小,优势产业规模不大,集群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初级产品、价值链中低端产品占比较大,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陕南属秦巴山国家连片特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其中27个县(区)属于国家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及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土地资源稀缺、经济欠发达,现有贫困人口160.87万人,与全省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
       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人均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低于全省水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
       生态保护压力渐增。陕南有23个县为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28个县(区)中绝大部分属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生物和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上述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三节  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为陕南扩大开放和深化区域合作带来新机遇。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使陕西迈入了向西开放的最前沿,我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陕南拓展与周边区域及中亚、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开展文化旅游及优势产业的国际产能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有利于陕南依托地缘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经济辐射,加快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实现经济版图向东向南扩展,打造省际边界开放经济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为陕南提升发展魅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带来新机遇。“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调水工作重点从工程建设转向运行管理和水质保护,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指示精神,全面深化津陕对口协作,将为陕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深化环境污染治理带来机遇。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逐年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完善中央财政补偿政策,为当地把生态保护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
       “扶贫攻坚”和“老区振兴”等国家区域规划,为陕南加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带来新机遇。陕南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也是川陕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西部大开发规划、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相关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等国家区域性规划将陕南全部或部分区县纳入其中,为继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及与全省同步够格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区域协调发展和“一市一策”的不断深化,为陕南增强发展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机遇。“一市一策”是省委、省政府在准确把握国情、省情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利于陕南三市依托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制定符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为陕南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短板补齐,长板更长”,较好地实现错位发展、竞相发展,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政策机遇。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为主线,按照“保护青山绿水,推广循环模式,实现绿色发展”的思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释放区域发展潜力;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解交通等瓶颈制约,促进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新局面。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绿色引领。坚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把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实现绿色发展。
       保护优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安全,实现低碳发展。
       循环支撑。坚持走内涵集约发展之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及消费模式,实现循环发展。
       民生保障。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贯彻实施中央“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贫困县全部摘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陕南人民,实现共享发展。
       开放带动。依托地缘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化津陕对口协作,加强与北京、天津地区的交流合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建设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以开放、改革、创新应对经济新常态、汇聚发展新动能,实现加快发展。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保持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构建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巩固强化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地位,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水源涵养能力,确保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安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陕南。
       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立集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推进循环经济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清洁能源为重点,延长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以及“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等工作,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
       国家有机农产品供给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以猪、药、茶、菜、果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以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品牌化推动特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精深加工产业,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积极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率,打造国内一流的有机农产品供给区。
       “丝路”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保护和深度挖掘开发大秦岭、大巴山生态文化资源,着力发展山水生态游、历史文化游和红色体验游,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与毗邻市县共同开发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打通连接周边地区重点旅游景区断头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精品旅游景区档次,联建无障碍旅游区。全面融入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化交流和旅游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丝路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国家精准脱贫攻坚示范区。弘扬川陕革命老区精神,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中谋划扶贫开发和老区振兴。贯彻中省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探索实施产业带动、移民搬迁、教育帮扶、生态补偿、兜底保障等多种扶贫模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开发的科技含量,走出一条区域开发带动精准脱贫、精准脱贫促进区域开发的新路子。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立足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战略定位,实现交通瓶颈制约、产业优化升级“两个突破”;循环经济、老区振兴、脱贫攻坚“三个领先”;生态建设、宜居城乡、民生福祉、社会治理“四个提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服务业增加值“五个超越”。到2020年,经济社会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与全省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水、林、生物、矿产资源优势,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继续以高于全省平均2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速加快发展,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生产总值占到全省14.5%。
       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脱贫攻坚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2020年前陕南现行标准下160.8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现象得以全面消除。
       绿色产业迅速壮大。按照“绿色化”的要求深入推进循环发展,抓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绿色经济体,到2020年,实现县域经济占GDP总量比例超过80%。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坚持大绿色、大生态、大循环理念,确保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良性格局形成,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凸显,汉、丹江出境断面水质全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内,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成功创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13年免费教育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一县一业。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资源禀赋,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主业”的原则,明确陕南各县“一县一产业”发展定位,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县域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实现追赶超越。
       脱贫攻坚。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将脱贫攻坚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工程、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体,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160.8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第五节  空间布局
       一、构建“两屏两带”秦巴绿色生态新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生态保护优先的要求,依托大秦岭、大巴山、汉丹江两岸生态资源优势,构建“两屏两带”绿色生态空间结构。
       两屏:即大秦岭生态屏障和大巴山生态屏障。重点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移民搬迁、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及农村面源、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多样性,强化水源涵养。
       两带:即汉江两岸生态安全带和丹江两岸生态安全带。重点开展汉、丹江流域综合整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城镇污水垃圾设施建设、沿江绿化,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绿色生态走廊。
       二、构建“三区九基地”循环产业体系新格局。按照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分工协作的要求,依托资源优势和城市分布,构建“三区九基地”的产业发展空间结构。
       三区:一是汉中循环经济聚集区,以汉台区为核心,融合城固、南郑部分区域,重点发展科技、商贸、文化、金融、物流、咨询、公共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汉中经济开发区、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和汉江产业园区为核心,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安康循环经济聚集区,以高新区为核心,月河川道为纽带,以循环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富硒食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制药、丝绸纺织等产业。三是商洛循环经济聚集区,以商州、丹凤为中心,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汽车配件制造、现代中药等产业。
       三、构建“两江两山全域”旅游新格局。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悠久璀璨的人文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加快精品景区提档升级,构建“两江两山全域”的产业空间布局。
       两江:即沿汉江涉水旅游,包括武侯墓、定军山、武侯祠、古汉台、张骞墓、石门栈道、朱鹮梨园、华阳、后柳水乡、中坝大峡谷、燕翔洞、凤堰古梯田、文笔山道教养生园、任河漂流旅游区、流水星火传奇、瀛湖、安康中心城环江50里汉江休闲旅游带、香溪洞、太极城、红石河、秦巴水乡汽车营地等景区;沿丹江涉水旅游,包括商於古道、古蓝关、韩愈祠、仙鹅湖、佛诞地、罗公砭、棣花古镇、武关、青峰驿、金丝峡、阳城驿、闯王寨等景区。
       两山:一是大秦岭山地旅游。包括张良庙紫柏山、熊猫谷、五龙洞、筒车湾、上坝河、悠然山庄、秦岭峡谷漂流、秦岭四季滑雪馆、中庄逍遥谷、皇冠森林度假旅游小镇、鬼谷岭、木王山、塔云山、牛背梁、终南山秦楚古道、柞水溶洞、九天山、凤凰古镇、月亮洞、漫川古镇、天竺山、老君山、牧护关等景区。二是大巴山生态旅游。包括青木川、黎坪、白天河、大巴山茶马文化旅游区、双龙生态旅游景区、凤凰山旅游度假区、南宫山、千层河-神河源、飞渡峡-黄安坝、天书峡、女娲山、龙头村、芍药谷、三里垭贡茶基地自驾营地等景区。
       全域:依托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明星村等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观光游、度假游、避暑游、体验游、自驾游等全域旅游。
       四、构建“两横五纵”交通新格局。按照内联外通的原则,完善路网布局,提升水运航道通行能力,推进支线和通用机场建设,形成连接关中,通达重庆、成都、武汉等周边中心城市的“两横五纵”多层次立体交通新格局。
       两横:构建联通华中与大西北、大西南的东西大通道,即由十天高速、阳安铁路、洋县-安康-白河水运通道构成的东西大通道;由沪陕、福银、包茂、京昆四条高速在陕南境内的横向连接线构成的东西大通道。
       五纵:构建联通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南北大通道,即由银昆高速和黄陵-汉中-南充快速铁路构成的宝鸡-汉中-陕川界南北大通道;由西安-成都客运专线、京昆高速、西安-汉中空中航线构成的西安-汉中-成都南北大通道;由西安-武汉客运专线、福银高速形成的西安-商洛-武汉南北大通道;由包茂高速、包头-海口快速铁路、平利-镇坪高速、安康-岚皋高速构成的西安-安康-重庆南北大通道;由沪陕高速构成的西安-商洛-合肥南北大通道。

第三章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创新发展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速释放新需求,努力创造新供给,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绿色循环发展新动力。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鼓励陕南地区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动力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全面振兴、跨越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提升扩权强县改革,赋予县级更大发展自主权,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县开展县域经济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试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县乡镇基本财力保障,因地制宜推进撤县设区、改县设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广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采取特许经营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受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大供给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

       第二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全民创业精神,优化创业环境。整合政府科技资金,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创新成果和服务。推荐认定一批省、市级综合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立网络电商创业园和小微企业孵化园,鼓励企业和个人入园创业。建立面向大众的创业服务平台,广泛为创业者提供技能培训、小额贷款、天使基金、创业咨询、工商注册、网上申报纳税等“一站式”创业服务。打造一批创客空间和创新工场,培育发展“众创空间”,通过举办创客活动和创新大赛,激发市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营造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
       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积极推进技术人才对口支援和振兴计划等人才支持项目,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政策体系。配合做好全省“三五人才工程”、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工作。积极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政产学研基地,借脑、借智推进陕南发展。
       实施质量和品牌提升工程。树立质量优先理念,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培育品牌产品、品牌企业,打造汉中、安康、商洛著名品牌,实现产品溢价效应。加快实施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提高应对全球技术标准竞争能力。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到2020年,三市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进入中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品牌数量大幅提升。
       着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加强各类创新基地、平台、团队的协同联动,促进技术、资本、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安康国家高新区、汉中航空智慧新城、汉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与省内外其它国家高新区、经开区、高技术产业基地深度合作,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效率。支持陕南地方特色产业的技术攻关、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等。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开展高水平的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加快融入创新网络。

       第三节  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聚集优化和协同共享作用,深化互联网在制造、能源、农业、食品、旅游、商贸、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
       “互联网+”制造。面向汽车、机床、装备等领域,加快发展众包设计研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格化协同制造。
       “互联网+”能源。加快能源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促进能源行业上下游企业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
       “互联网+”农业。加快建设安全农产品、农资等消费和采购平台,促进产销衔接,推广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
       “互联网+”旅游。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步伐,打造在线旅游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的发展壮大,推动旅游在线、网络营销、网上发布等信息服务。
       “互联网+”商贸。加快商务贸易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推进文化、旅游、医疗保障、教育等特色行业电子商务发展。
       “互联网+”物流。加快建设智能物流仓储和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各类运输方式无缝对接和高效联运。
       “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网络借贷、网络证券、网络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等业务,创新在线支付、信贷、P2P、征信、金融租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第四章  壮大循环经济,实现协调发展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融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全域旅游,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工业,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依托工业园区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化存量、做优增量,推进大调整、大循环、大协作,完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第一节  高效发展生态农业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结构,提升改造传统农业,因地制宜调整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优质粮油和茶叶、干果、道地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畜牧业,以陕南千万头生猪基地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水产养殖业和特色养殖业;大力开发富硒农产品,推动优势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建设特色经济林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及成果转化,发展立体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化水平,加快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循环农业产业链。以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农业倍增和扶贫攻坚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节约型种植业、清洁化养殖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加快农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农林特产加工产业链,肉类深加工产业链,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庭院经济产业链。
       建设特色农业园区。以特色农业园区为载体,走生态化、规模化、创新发展新型农业之路。打破县(区)行政区划界线,推动“一县一业”发展,使特色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分布格局。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一批农产品集散、冷链物流及加工配送中心。推动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支持开展农超对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建种养加、产供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推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保护标示认定和产品认证,建立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二节  转型发展循环工业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矿山。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食品工业园为载体,提高食品加工装备工艺水平,重点发展具有陕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粮油、果品、肉制品、果蔬饮品等。加强纺织工业园建设,承接高端纺织产业转移,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服装产品,研发生产大众日用品。推进陕南建筑材料产业向节能环保型发展。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制造、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等向国际先进水平发展。加快陕南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产能扩张和新产品产业化,打造陕南特色中药品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信息技术、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加快安康国家高新区、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设,发挥陕飞等龙头企业作用,鼓励支持地方企业开展配套服务。
       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为重点,加大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力度,重点发展有色、钢铁、装备、能源、生物医药、非金属材料、燃气化工、绿色食品、蚕桑丝绸等优势产业,走集聚化、绿色化、创新发展的新型工业之路,不断完善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产业园区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
       打造特色产业链。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推动工业三废利用,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依托陕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打造金属材料、建材及非金属、节能与新能源、食品医药、再制造循环产业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能置换空间,推进循环工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壮大旅游重点领域,充分利用秦巴自然风光、汉丹江风情、陕南美丽乡村、两汉三国和红色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建设精品旅游景区,发展山水风景游、休闲度假游、乡村体验游、历史文化游。强化出境旅游干线和全域自驾游环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景区之间断头路和跨境旅游连接线,力争区域内精品旅游景区实现2小时转场。依托“两横五纵”交通网络,着力打造覆盖陕南、贯通省际、串接全国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建设大秦岭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线,大巴山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沿汉、丹江涉水旅游线,商於古道、两汉三国文化旅游线。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旅游合作,建设串联武汉、重庆、郑州、成都、西安的五条省际区域旅游线路和连接丝绸之路沿线的国际旅游线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推进市、县、景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咨询点、自驾游营地等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成立陕南旅游信息调度中心,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旅游在线、网络营销等信息化服务,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培育健康养老产业。依托生态、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开发老年产品,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建成一批集理疗康复、康体健身、医疗旅游、智慧养生、养老保健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园区。坚持医养结合,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加快构建生态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保险、营养辅导、母婴照料等专业机构,推动医疗保健、休闲养老、体育健身、康体旅游、健康管理、森林康养等健康服务业,培育大健康产业链。打造商州-丹凤-商南、勉县-城固-宁强、宁陕-紫阳-镇坪等区域性健康养老产业基地。
       壮大商贸物流产业。加快商贸中心和专业市场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将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纳入城镇化规划,培育一批集零售、餐饮、文化、生活、配送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乡镇商贸中心。实施电子商务入村工程,完善农村配送服务网络,构建涵盖镇村的电商服务站,建设一批“电子商务村”。加强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形成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物流服务体系。支持汉中建设陕甘川渝物流中心、安康建设陕鄂川渝物流中心、商洛建设陆路货运口岸和“一带一路”物流节点城市。

第五章  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途径,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加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湿地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深化汉丹江流域综合治理,构建绿色循环发展屏障。

       第一节  建设主体功能区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作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强空间发展引导和管控、引导重点开发区集约集聚高效开发,统筹工业和城镇发展布局,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效益;强化限制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耕地保护,稳定农产品生产,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依法加强对禁止开发区的保护,严格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保障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支持安康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综合改革示范区。推进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

       第二节  构筑陕南生态安全屏障
       以秦岭—大巴山和汉江、丹江、嘉陵江流域等为重点,强化生态安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源涵养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和自我修复能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防护林建设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加大重点水源区生态保护,治理水土流失危害,积极开展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全面提高治理水平。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市、县、乡镇、村生态文明示范区。积极开展低碳商业、低碳城镇、低碳社区试点,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营造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花园化的生态环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三节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推进区域内污废水、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开发推广适用的综合整治模式与技术,推进污水、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推进清洁农村工程,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实施“治污碧水”、“降尘护蓝”工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和工业增加值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评价制度;开展重金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大对金属矿采选、冶炼和黄姜皂素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治理,推进重点排污企业深度治理,加快重点污染企业退城入园改造,落实污染物减排考核指标。加强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确保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流域治理工程。因地制宜建设河滨湿地和缓冲区域,对小流域汇集的面源污染实施生态拦截与净化,削减入河污染负荷;在污染源相对集中地区的河道、滩涂地建设生态湿地和天然保护林,增强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能力;在确保防洪防涝前提下,选择适宜性生态修复技术,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增加河水入库前的滞留时间,净化径流污染物。限制在敏感水源区开展网箱养鱼及其他养殖项目,严格管控游船、货船运营。加强航运船舶污染防治,建立航运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置长效机制。加强入河口污染治理和各县界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

       第四节  实施节能环保绿色行动
       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发展节水农业,推进企业节水改造。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积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城镇生活、建筑垃圾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垃圾秸秆焚烧发电、畜禽养殖及粪污综合利用等循环技术示范项目。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园示范基地。发展绿色矿业,加快发展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建设一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第六章  促进区域协作,实现开放发展
 
       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圈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深化毗邻城市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乃至国际产业转移,统筹综合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筑牢绿色循环发展基础。

       第一节  扩大区域协作
       依托与周边毗邻省份的地缘优势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主动参与十堰、武汉、重庆、成都等地的经济发展,主动承接毗邻省份的产业转移或共建产业园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体系,使陕南经济版图向东向南拓展。加强与沿汉江城市和经济区联系,推动区域大协调联动发展,探索共建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和跨省(市)产业合作园区,协同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依托“同饮一江清水”的水缘关系深化津陕合作,加大两地经济合作和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天津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促进陕南的经济发展,共同构建水源南北共治、经济互利双赢的区域合作关系,同时要积极加强与北京、河南、河北等其他受水区省市的合作。充分发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交通优势,推进西(安)商(洛)一体化进程,积极承接关中、陕北产业转移,全方位加强能源、化工、先进制造、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多领域合作,加快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依托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区位特点相近的优势,加强陕南各市县之间的合作,加快建立联动协作机制,突破市域县域行政区划限制,打通相邻县(市、区)“断头路”,加强电网、天然气管网等跨区域联网工程建设,形成区域内部互联互通,大范围调度整合资源,增强整体实力。

       第二节  促进省际边界县开放合作
       以省际边界县为节点,加快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打造省际边界开放经济带。探索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统筹推进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产业分工协作,探索建设跨省(市)产业合作园区。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统筹推进秦岭、大巴山及汉江、丹江、嘉陵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共同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共同创建秦岭国家公园。

       第三节  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保障体系
       交通设施。加强客运专线、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形成连接成都、西安、重庆、武汉等快速通道,提升区域性铁路枢纽功能。统筹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旅游公路建设,加快高速公路拥堵、瓶颈路段及国省干线公路扩能改造,有序实施农村公路、桥涵配套建设及危桥改造,推进重点园区、景区连接线建设,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大部分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通二级以上公路,提高路网通达能力。全面加强汉江航道整治,提升航道等级,畅通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联系,推进内河港口和专业化货运码头建设,完善集疏运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沿江沿河小型码头和库区湖泊等封闭水域旅游码头、渡口建设,改善群众出行和旅游发展条件。加大汉中机场国内航线开通力度,建成安康新机场,增强航空客货集散能力,有序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水利设施。加快建设一批区域性重点水源工程和灌区工程,全面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源涵养,加快月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进引嘉济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实施城乡供水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中小型水库、“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引提水和渠系配套设施,加快中小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全面开展汉江、丹江等重要河流防洪治理,基本完成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御项目建设。加快抗洪应急水源建设,提高枯水年份抗旱应急能力。加强防洪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完善陕南地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显著降低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能源信息设施。按照大中小型电站并举方式,有序推进汉江、嘉陵江等流域水电开发,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开展核电前期研究。完善覆盖城乡的输配电体系,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开发利用页岩气、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加强城镇燃气设施、管网及专用储气设施建设改造,建成西安至安康天然气长输管线,完善各工业园区输配气管网,支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优先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宽带乡村”工程,加快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力争到2020年陕南所有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全面实施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工程,实现三市电话区号统一,尽快建成基站布局科学、通信覆盖全面的移动通信系统,积极推进4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支持汉中、安康、商洛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开展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区域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三市城区宽带无线网络全覆盖。启动实施一批综合性网络应用工程、公益性信息服务工程,加快重大应用网络平台建设。

第七章  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享发展
 
       按照中省脱贫攻坚部署,深入实施脱贫攻坚、移民搬迁、老区振兴工程,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控制线,着力完善城镇的发展功能、服务功能、人居功能,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及管理水平,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绿色循环发展平台。

       第一节  打赢脱贫攻坚战
       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入力度,全面解决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饮水安全保障问题。继续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重点解决边远村落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以建制村通硬化路为重点,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向贫困自然村延伸。扩大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资金规模,扎实推进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居民住房安全问题。加大以工代赈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建设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并积极向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深入实施整村推进,以县为平台,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加快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推进“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在贫困村发展。
       “五个一批”全面精准脱贫。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深入实施推进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工程,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将部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设施农业、高效养殖、水利电力、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资产量化折股配置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让贫困户直接分享股份分红收益;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力度,扶持地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对陕南地区不具备基本生存发展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全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做到扶贫移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后续产业培植、社区化管理等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彻底解决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的后顾之忧。生态补偿帮扶一批,依托中省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资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直补贫困户;鼓励环境敏感区内的贫困户就地成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实现保护环境、增加收入,让贫困群众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发展教育支持一批,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对区域内贫困家庭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学生免费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实施劳动力终身免费职业教育,建立陕南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机制,在贫困县普遍建立劳务输出站。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政策,为缺乏劳动能力或因病返贫、致贫的特困人群提供兜底性保障;启动健康扶贫行动,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救助政策全覆盖,为陕南地区贫困县乡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专科学生,鼓励在陕三级甲等医院(含部队)与陕南贫困县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完善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按照“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原则,探索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建档立卡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驻村帮扶机制,有计划地组织优秀干部参加驻村工作队,并优先实现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积极从省级和市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干部到陕南村级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陕南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机制,以建档立卡工作成果为基础,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各类企业通过投资兴业、吸纳就业、开发资源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全面建立贫困县考核和约束机制,建立贫困县退出和后续扶持机制。在市级层面建立贫困县县级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办法,实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健全“市级监管、县镇落实”的管理体制,实行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制和督察制,市、县区、镇党委政府逐级签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责任书,明确党政领导班子任期内扶贫开发责任和目标,明确精准脱贫时间表,推动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到扶贫开发上来。

       第二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统筹城乡一体化。全面落实中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合理控制城镇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合理划定城市“三区四线”。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绿色生活方式,打造绿色生态环境。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积极探索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设。坚持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城市规划编制,搞好城市设计,推进城市建筑升级。加快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城镇落户条件,推进在城镇合法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到2020年,陕南地区城镇化率接近全省水平,达到57%。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科学划定中心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式张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加快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面向周边区域的产业和服务链,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同步发展。汉中市要系统建设中心城区与沿汉江串珠式城镇带,突出“两汉三国”文化特色,人口规模达到100万。安康市要围绕“秦巴明珠”建设目标,推动中心城区-汉阴-石泉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月河川道城镇带,人口规模达到50万。商洛市要围绕建设“山水园林、休闲宜居”城市定位,重点构筑商州—洛南—丹凤“一体两翼”环形城镇带,力争人口规模达到80万。三市要加强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统筹布局市政设施和地下综合管廊,提升改造城市交通(包括停车场、电动车充电桩)、电力、给排水、供气、电信、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卫生计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陕南生态宜居城市群。
       提升县域中小城市承载力。以县城为节点,充分发挥近郊县、经济强县、资源富集县比较优势,有序引导人口、产业及各类要素向县城集聚,形成各具特色、功能配套的一批县域中小城市。按照控制数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提高质量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县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依托十天高速、阳安铁路,加强汉江两岸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打造交通便捷、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生态秀美的串珠式城镇带。推进重点板块突破发展,以西乡为核心,联合石泉、汉阴等,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人口、产业、交通、公共设施布局,打造全省新增长极。积极推进各类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县域城市整体面貌。支持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有序改市、撤县设区。
       突出小城镇特色化建设。以建设农民幸福家园和城市社区为目标,稳步推进4个重点示范镇建设,建设县域副中心,吸引更多人口定居。加快12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保持古风古韵,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积极引导和促进人口、产业、公共资源等要素向特色集镇集聚,提升集镇公共及市场服务能力,培育一批旅游名镇、商贸特色镇、工业强镇和美丽宜居小镇。完善偏远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着力打造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通过深化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支持地区人口较少、自然条件较差的乡镇合并,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扩大美丽乡村覆盖面。立足村庄自然生态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基础,统筹规划村庄布局和规模,注重体现农村特色、乡土味道、田园风貌,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有序推进村庄整合,建成一批宜居宜游美丽乡村。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升级、信息化建设和村庄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实现全覆盖,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村容村貌根本性转变。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增加商品零售、餐饮及其他生活服务网点。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区覆盖面,实现30%的农村社区化。

       第三节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扩建一批城乡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多种形

上一篇:陕西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陕西省“三秦工匠计划”实施办法》颁布实施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