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陕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陕西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1-26 09:15:16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把促进人才发展摆在战略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全省人才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服务推进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人才发展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基本完成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期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逐步形成,省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达到3.8亿元;建立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纵向衔接、横向配套的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大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统筹推进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发展,人才资源总量达到约450万人,结构逐步趋于优化;人才发挥作用平台进一步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断提升,人才引领创新取得显著成绩,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人才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加快建设“三个陕西”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依然是人才大省而不是人才强省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发展总体水平同发达省份还有不小差距,人才发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落实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有差距,对党管人才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人才的总量、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产学研军用融合发展程度不高,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际成效不尽理想;人才发展环境不优,制约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用人主体、人才自身、人才主管部门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等等。

       “十三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一步凸显。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落实“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确保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实现追赶超越的事业中来。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把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到人才发展全过程,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突出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造就高端人才、引进紧缺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努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为实现追赶超越总目标、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服务发展大局。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坚持人才优先。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把引领发展、驱动发展、支撑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

       ——突出高端引领。聚焦“高精尖缺”,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为重点,加快构建更开放、更有效的高层次人才集聚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

       ——强化网络作用。促进人才工作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工作、人才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人才与全社会、各领域互联互通,努力构建符合实际的系统化、网络化、生态化人才发展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更加完善,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我省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进入全国人才强省行列。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55万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206万人,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队伍结构更趋优化。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达到5.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9%。人才的区域分布、层次、类型等结构更加合理。

       ——人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69人年。

       ——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明显改善,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现代农业、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化艺术等领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

       ——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三、主要任务

       (一)培养集聚“高精尖缺”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1.培养集聚处于国内外研究前沿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发挥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科教综合实力较强的优势,大力引进培养在基础前沿领域从事原始创新的科学家人才、在应用开发领域从事技术创新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建强以“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专家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着力打造体现陕西优势、彰显陕西特色的“科教陕军”升级版。到2020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达到2000名左右。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比例处于西部领先。

       2.培养集聚致力于核心技术产业化的复合型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推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引进培养熟悉国际国内市场、掌握核心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社会影响和贡献大的科技企业家。适应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全面提升科技企业家以创新创业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到2020年,集聚形成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国内一流、规模品牌西部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复合型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达到2500名左右。

       3.培养集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紧紧围绕构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加快培养集聚重点产业优秀人才,提升人才与产业的契合度、对产业的支持度。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高端化,围绕打造能源化工、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型材料、食品医药、现代物流和服务、绿色果业等八大重点产业,加大力度同步推进建设一批高端产业人才培养集聚示范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人才集群,建立产业人才的比较优势。到2020年,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力争达到10万人。

       4.培养集聚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加快培养一批支撑陕西制造创造、能够解决关键性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推动生产技术水平、产品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的技术技能人才,造就一支技艺精湛、技能高超,特别是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省高技能人才达到115万人,其中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首席技师”“三秦工匠”等称号的高技能领军人才400名左右。

       (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

       1.推进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发展。紧紧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充分挖掘和用好我省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不断优化理论研究环境、文化创新环境、艺术创作环境,突出培养造就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名家、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较高知名度、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高端新型智库人才,一批视野开阔、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创新创意人才,一批懂文化、善经营、精管理的高层次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走进人民、了解人民、讴歌人民的文艺创作领军人才,以更高水准加快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引领风尚、规模宏大的“文化陕军”。到2020年,引进培养高层次宣传文化人才2000名,宣传文化人才总量达到46万人。

       2.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发展。按照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适应企业创新发展和“走出去”战略需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以提高企业转型发展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发展。到2020年,培养100名左右能够引领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战略企业家,培养2000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的优秀企业家后备人才。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00万人。

       3.推进农业科技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需要,加快以农业科技人才、农技推广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为重点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发展。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骨干支撑引领作用,现代农业园区的平台集聚作用和优势主导产业、农业企业的培养主体作用,引进培养在国内行业领域有影响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300名左右,重点扶持一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到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人才总量超过200万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超过30个。

       4.推进教育、卫生、社会工作等民生领域人才队伍发展。适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育人才队伍,高层次教育人才数量显著增加,教育人才规模、结构、质量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匹配度、协调性显著增强。适应健康陕西建设的需要,大力提升医学基础研究水平,全面加强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专科建设,完善教研用一体化的高素质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卫生创新团队。进一步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工作,每年招聘医学生不少于2000人,扩大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范围,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2020年,卫生从业人员达到36.5万人。从社会治理创新、公共服务需求出发,大力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其中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数突破1.5万人。

       5.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发展。着眼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增强人才队伍潜力、形成人才队伍持续比较优势,加大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优化青年人才的成长环境,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英才。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陕西计划,更好地延揽各方面优秀青年人才。到2020年,青年拔尖人才占高层次人才的比例达到40%,形成青年英才辈出、挑大梁的生动局面。吸引1万名留学归国人员来陕工作。
 

       四、体制机制

       (一)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等倾向。

       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研究制定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用人自主权的具体措施。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逐步实行备案制管理。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可申请特设岗位,优先保证编制。允许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柔性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各类专业人才兼职。对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权限。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等分配办法。

       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和网上人才市场。制定鼓励高端人才猎头、人才发展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以及服务等职能,扩大社会组织人才公共服务覆盖面。完善人才诚信体系,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二)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方式。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省属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全省知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构建网络化、开放式人才自主学习资源体系。改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完善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构建科学、技术、工程专家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意见,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我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方式。建立全省统一的人才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和基地计划相衔接。按照精简、合并、取消、下放的原则,深入推进全省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凝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营造尊重、关怀、宽容、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制定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指导意见,合理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长期激励措施。

       (三)深化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机制改革

       完善人才评价内容和方式。坚持德才兼备,以品德、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全科医生等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推广同行匿名网络评审与会议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聚焦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和管理能力;社会工作等其他领域的人才要聚焦提升工作岗位效能;基础研究人才要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要突出市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要强调社会评价;应用型人才评价要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注重引入国际同行评价,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

       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分类合理确定职称评审主体、程序、内容和标准等,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有序承接职称评审职能。积极推动职称评审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网络评审平台和评审监督机制,提高职称评审的科学化、社会化水平。落实国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的意见。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进水平类职业资格评价市场化、社会化。

       健全完善符合人才创新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科研项目招投标制度及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提高科研项目立项、评审、验收科学化水平。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充分体现人才创新价值和特点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下放科研项目部分经费预算调整审批权,推行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经费审计方式。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探索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后期资助和事后奖励机制。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职务发明的法律法规。保护商业模式、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加强对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人才引进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鉴定机制,防控知识产权风险。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机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加大对创新人才激励力度。实行高层次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机制,允许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市场挂牌交易和拍卖等方式转让转化。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探索高校、科研院所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才获得现金与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设立全省创新创业人才杰出贡献奖,完善人才奖励制度。

       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研究制定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携带成果离岗创业的政策措施,设立过渡期,激发科研人员创业活力。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人员以创新单元为主体整体转企创业。专业人才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科技型企业、社会智库等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组织兼职并按规定获得报酬。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向企业集聚。优先在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重视吸收民营企业育才引才用才经验做法。总结推广各类创新创业孵化模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建设一批科技创新教育基地。

       (四)深化引才用才机制改革

       加大人才引进和对外交流力度。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柔性汇聚国际国内人才工作。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鼓励支持人才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海外建立办学机构、研发机构,吸引使用当地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向国际组织培养推送人才工作。加强人才交流互动,在我省驻外机构设立人才工作站和海外引智工作站,定期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三秦行”和“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等活动。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建立青年人才举荐制度。加大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对青年人才引进培养的支持力度,建立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改革博士后制度,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有条件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加大对留陕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激励。

       (五)深化人才流动机制改革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建立我省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集体专户,解决引进人才落户问题。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加强专业人才交流挂职力度。探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定期从省直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驻陕单位等选派专业人才到市县两级挂任职,优化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专业结构,有计划地选派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从全省高校、科研院所选派专业人才到企业挂职,从企业选派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到高校挂职,建立高校与企业人才“双向挂职”模式。
 

       五、重点工程

       (一)实施“百人计划”提升工程。完善“百人计划”政策设计和管理办法,扩展引进项目,增设外国专家项目、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项目、文化艺术人才项目和区域人才引进项目。继续给予入选专家每人50万元-100万元的补助,5年内引进1000名左右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30个左右创新团队。

       (二)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着眼加强省内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实施我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设置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区域人才支持项目等4个子项目,给予入选专家每人20万元-2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5年内面向全省遴选、培养和支持13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三)实施“三秦学者创新团队计划”。调整“三秦学者计划”,实施“三秦学者创新团队计划”。继续给予入选计划的三秦学者(团队带头人)每年10万元、创新团队每年10万元(企业创新团队每年15万元)的资助,5年内所在单位每年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三秦学者团队分别提供不少于20万元和不少于10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5年内所在单位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三秦学者团队分别提供不少于100万元和不少于50万元的团队建设经费。5年内支持建设300个创新创业团队。

       (四)实施“三秦工匠计划”。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实施“三秦工匠计划”,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支持项目体系,给予入选者每人5万元-10万元的奖励。5年内面向省内外引进培养支持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技术技能人才1100名左右。

       (五)实施行业人才协同发展计划。推进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发挥行业主管部门集聚人才重要作用,推动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三五人才”工程、高校“千人计划”、“学科顶尖人才引进计划”、“教学名师引领计划”、“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资助计划”、“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百人计划”等人才工程,更大规模培养集聚行业领域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项目。构建横向和纵向有效衔接的人才工程体系。

       (六)实施“三秦之光”基层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基层人才的培养力度,面向市县科技、教育、卫生、农林水和企业等行业领域,5年内选拔1000名左右扎根基层生产管理、教学、医疗和科研一线、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技术骨干,到省内外相关单位研修学习,给予入选者一定的经费支持。

       (七)实施人才发展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工程。以人才强市、人才强校、人才强企和人才强院等为抓手,分类研究确定各相关领域用人主体人才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程序,促进用人主体提升人才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到2020年,建成30个涵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领域的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

       (八)实施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工程。支持相关单位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内外知名企业等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技术研发机构。支持建立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孵化基地。五年内,重点支持建设5个以上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省级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和100个省级军民兼容技术支撑平台;建成100个左右的省级人才发展示范基地,100个左右的省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30个左右的省级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示范基地。

       (九)实施人才信息化建设工程。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依托社会组织加快建设人才发展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到2017年,完成系统搭建并投入使用,建立系统人才工作管理、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发展基础服务网络化平台,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到2020年,系统架构成熟、功能完善,形成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相互融合、相辅相成、高效运行的人才发展生态化实践体系。

       (十)实施人才理论和管理创新工程。支持陕西创新人才发展研究院依托陕西省人才发展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按照人才发展高端智库建设的要求,按照研究院平台+互联网+人才(团队)的模式,整合全省人才发展研究力量,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提供智力和工作力量支持。设立我省人才发展研究基金,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大力支持开展人才发展理论研究和人才工作对策研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培养集聚一批优秀的人才工作、人才发展研究团队,形成一批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委(党组)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规划实施进行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统筹谋划、协调力量资源、审议重大事项。健全各级人才工作领导机构,配强工作力量,理顺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职责,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职能部门“三定”方案,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合力抓好任务落实。

       (二)夯实工作基础。实施人才工作者能力提升计划,按照“结合工作需要、着眼谋划发展、突出锻炼队伍”的培训原则,组织全省人才工作者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专题研修学习,强化人才工作者能力素质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各级人才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提供人才基础信息支持。

       (三)加大投入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调整和规范人才工程项目财政性支出,加强统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支持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创新人才与资本、技术对接合作模式。研究制定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落实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落实有关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到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7%。

       (四)强化督查落实。把人才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提高考核权重。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市(区)、县(市、区)以及职能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人才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分解落实人才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和成效评估机制,跟踪分析和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目标如期实现。

       (五)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对人才的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制定加强党委联系专家工作意见,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机制。加强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省情研修,增强认同感和向心力。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大力宣传人才发展的战略思想和重要政策,宣传《规划》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加强优秀人才和工作典型宣传,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氛围。优化人才发展法制环境,建立完善促进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清理不合时宜的人才管理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

上一篇:陕西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下一篇:陕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