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陕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陕西省“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4-25 09:28:09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陕西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的发展思路,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工业总产值超过两万亿,工业增加值实现了从全国中下游向中等偏上水平的重大跃升,为建设“三个陕西”提供坚实支撑。
       (一)规模总量大幅提高
       经济总量显著扩大。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267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357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8.6%。“十二五”时期,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5250亿元,年均增长17.8%。
       部分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15年,天然气产量达416亿立方米,较“十一五”末增长86%,占全国的32.7%,位居首位;原煤产量5亿吨,较“十一五”末增长39%,占全国的13.6%,位列第三位。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1万吨,较“十一五”末增长78%,其中金属镁产量位列全国第一,锌锭产量位列全国第三,钼精矿产量占全国23.8%,位列全国第二。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非能源工业增速持续加快。“十二五”时期,陕西能源工业增速有所回落,非能源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2015年,陕西能源工业增加值3200亿元,占全省工业的43.5%,较“十一五”末下降14.8个百分点;非能源工业增加值4157亿元,占全省工业的56.5%,较“十一五”末提高13.3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8.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7.1个百分点,高于能源工业增速8.9个百分点。
       新支柱产业蓄势待发。“十二五”时期,陕西全力打造化工、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和医药六大新支柱产业。化工产业方面,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和转化项目、国内首个煤电铝镁合金一体化项目均已建成投产。汽车产业方面,“百万辆汽车工程”和“打造千亿陕汽”顺利推进,天然气重卡和混合动力轿车销量全国第一。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三星闪存芯片项目和中兴1500万部手机项目均已实现量产,并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近几年来少有的高速增长。航空航天产业方面,大飞机、新舟系列客机和无人机等研发制造取得喜人成就。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83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1%,较“十一五”末提高1.7个百分点。全省重点发展的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高速增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已形成以三星、美光等企业为龙头的完整半导体产业链。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已构建形成钛及钛合金产业链。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强生生物供应链基地项目、杨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
       (三)经济效益大幅改善
       效益结构逐步优化。2015年,陕西非能源工业利润占比首次超过能源工业,非能源工业利润占比达到57%,能源工业占43%。受经济下行压力冲击,非能源工业利润增速回落,但降幅较能源工业更小,体现了非能源工业对全省工业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利税总额大幅增加。“十二五”时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6万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121%;其中,累计实现税收7015亿元,增长149%;累计实现利润9051亿元,增长105%。
       部分行业利润增幅较大。“十二五”末,40个大类行业中,除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外,其余行业均实现盈利。2015年较2010年有六个行业利润增幅接近或超过200%。其中,纺织业增长28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5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2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6%,医药制造业增长19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96%。
       (四)产业集聚步伐加快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十二五”时期,陕西深入实施“一市一策”,扎实推进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以现代材料、现代能源、现代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三大区域主导特色产业互相支撑、互动发展态势正在形成。从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来看,陕南年均增长30.2%,关中和陕北分别增长12.7%和7.7%。从三大区域工业占全省比重来看,2015年,关中工业总产值占全省63.7%,与2010年基本持平;陕南占13.9%,较2010年提升了7.1个百分点;陕北占22.4%,较2010年降低了6.1个百分点。
       园区建设成果显著。“十二五”时期,陕西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主体的工业发展体系。2015年底,全省已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33个,其中包括5个国家级经开区,7个国家级高新区。全省还着力打造形成一批专业化工业园区,如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主导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西安航天产业基地和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钛材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导的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产业集群有效推进。“十二五”时期,陕西基本形成了石油天然气及化工、煤及煤化工、食品、有色金属、电力、汽车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还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比如,依托西安高新区形成的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依托西安经开区形成的新材料、风电装备产业集群;依托西安航空、航天基地形成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依托宝鸡高新区形成的钛及钛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咸阳高新区形成的医药保健产业集群等。
       (五)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龙头企业数量逐年扩张。2015年,陕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72户(不含军工企业),较2010年的4564户增加508户。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超过260户,比“十一五”末净增120多户;过百亿企业有20多户;延长石油、陕煤化、陕有色等3户企业超过千亿。
       重点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陕煤化入围世界500强,成为继延长石油后第二个进入该名单的陕西企业,陕西已成为西部地区唯一拥有两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的省份。陕有色、东岭集团、陕汽集团、西电集团等4家企业连续5年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
       (六)融合发展快速推进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快速提升。2015年,陕西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平均得分为57.08(100分制),较上年增长2.56个百分点。12个评估指标中,陕西省有10项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省级“两化”融合典型企业达80多户。
       军民融合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期间,陕西军民结合重大项目快速推进,运20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航天六院等单位在嫦娥三号登月等重大项目中承担研制任务,新舟700新型涡桨支线飞机国家立项,C919大型客机异地协同工作平台投入使用,北方通用电子集团X波段天气雷达国内领先,特能集团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建成投产。陕西已形成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汉中航空产业园、渭南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等六大军民结合发展产业基地。
       (七)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十二五”时期,陕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陕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02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8位。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R&D人员投入7.58万人,比2010年增长1.1倍;R&D经费支出160.69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22.6%。
       研发产出大幅提升。2015年,陕西申请专利74904件,同比增长30.2%;授权专利33350件,同比增长46.1%,申请和授权量是陕西历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全省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达到6.021件,同比增长28.6%,居全国第七位。新产品产值达到1278.2亿元,比2010年增长35.8%,年均增长7.9%。
       创新型省份迈出坚实步伐。2015年,陕西技术合同交易额达721.76亿元,居全国第4位,科技进步指数居全国第7位。截至2015年底,已创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3个、省级创业型城市2个、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9个。
       “十二五”时期,陕西工业发展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要素驱动和投资拉动占主导地位,创新驱动仍显不足;制造业成本持续上升,重点行业利润增速持续下滑,工业产销明显下降,去库存压力不断加大,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仍需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偏重”状况依然存在,多数制造业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大企业大而不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滞后;产业集群化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有所加剧,产业配套率低、分工协作不够,存在明显不足;产业对外依存度低,出口竞争力弱,外商投资规模小,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低,产品质量和品牌有待进一步提高,商品贸易和对外投资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军转民、民进军品规模小,受体制机制制约,国防工业的技术和产业外溢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面临形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世界经济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和市场需求出现许多新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素、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显。陕西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时期,产业规模、结构和布局等不断优化提升,具备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十三五”时期,陕西工业发展既面临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及国内外产业转移浪潮等带来的难得机遇,也有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以及区域竞争加剧等带来的严峻挑战。
       (一)发展机遇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助于陕西培育工业发展新优势。当前,信息技术加速向制造业渗透融合,全球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正在掀起新一轮产业变革。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思维扩展到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国内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产业竞争将更趋激烈。紧跟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前瞻布局新兴产业,着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有助于陕西加快实现全省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培育形成工业发展新优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陕西工业发展提供新动力。陕西是科教大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优势明显。2015年,西安市和西安高新区又先后成为“全国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多项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在陕西高度聚焦。陕西还出台多项政策激发“双创”活力,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创新改革试验示范优势,陕西工业完全有可能率先实现追赶超越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实施将为陕西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难得机遇。在《中国制造2025》聚焦的10个重点产业中,陕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等6个产业中拥有较强优势。通过落实《〈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将加快形成以关键技术、高端产品和知名品牌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新优势,推动陕西工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由粗放发展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化制造转变,全面加速陕西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带来工业增长新空间。陕西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是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最大物流中转基地。陕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地区,在工业、资金和技术合作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的推进,将为陕西工业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为陕西工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重要契机。陕西地处国家地理版图中心,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居于“首要位置”。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建设,陕西正在成为全国新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陕西的区位条件正在持续提升,陕西具备大规模聚集新的发展要素资源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基础。在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陕西既可以承接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也可以继续承接国外中高端产业转移,从而带动全省工业实现跨越发展。
       (二)面临挑战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乏力,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面临着“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工业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增速下移较快且下降幅度较大。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能源化工等资源性行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陕西作为能源化工大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压力增大。2012-2014年陕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曾连续排全国前5名,201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最高曾达到16.6%,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但到2015年已下降为7%,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排名已降至第19名。
       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和数量双重下降,人工成本逐年攀升;加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传统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对陕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迫切要求。由于陕西能源和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过高,在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新旧动能转换衔接尚需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十三五”着力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抓住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较低的优势,持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向前沿高端发展,已成为陕西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区域竞争加剧。陕西是我国中西部制造业大省,一方面,内部面临着制造业成本上升、传统产业优势减弱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面临其他省市工业发展的激烈竞争。在内外双重夹击下,如果陕西不能及时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尽快扭转工业投资增速逐季下滑格局,不能大力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动力,加速改善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工业发展质量和产业规模上取得突破性发展,则有可能严重影响全省追赶超越和“十三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思路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契机,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区域协同”的发展思路,以提质、增效、升级为中心,以创新、改革、开放为动力。继续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能源大省地位;加快非能源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制造强省,推动工业经济由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工业发展上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国际产能与技术合作,拓展“海外陕西”工业发展新空间,全面开创陕西工业对外开放新局面。围绕“追赶超越”战略定位,打造国家级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企业在项目投资、市场开拓、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发挥好政府作用,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科技支撑,创新发展。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和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质增效,优化升级。以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为中心,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工业精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提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优化布局,集约集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强化协作配套,优化要素配置,引导相关产业向优势产业园区和基地集聚,形成集群发展、产城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和新的空间分布。
       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制造,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支持研发、推广、应用安全生产、低碳节能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发展模式转变。
       开放合作,承接转移。充分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机遇,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适时推进跨国经营、战略并购,在资源开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领域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巩固和搭建对外合作平台,尤其是要加快跨境电商平台、境内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境外陕西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着力增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带动性强、市场潜力大的产业,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三)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到2020年,全省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6万亿左右,“十三五”年均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万亿左右,年均增长9%;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5万亿元,年均增长12%。
       ——结构调整取得突破。能源工业产值达到9000亿元,比2015年占比下降4.4个百分点;非能源工业产值达到27000亿元,占比上升4.4个百分点。总体实现“三升一降”,即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工业占比分别上升0.5、1.5和6.1个百分点,原材料工业占比下降3.7个百分点。
       ——创新活力充分释放。规上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规上制造企业每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数上升至1件;宽带普及率达到72%,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4%。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打造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企业50家以上,其中超千亿的企业达到5家;“十三五”期间新上市企业力争达到100家。全省制造业增加值率达到27%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以上。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形成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0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数量120个以上,陕西著名商标数量3000个以上。
       ——资源环境更趋和谐。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
 

       四、发展重点
       聚焦发挥比较优势和弥补不足,集中优势资源,通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集群;依靠创新驱动,持续做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积极培育一批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形成更多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工业发展模式,加快推动陕西工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改造升级着力做优传统产业,不断延伸资源性工业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精深加工产品比重,构建创新能力强、效益高、质量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
       (一)能源工业
       按照“稳油、扩气、转化煤”的思路,稳步开发煤炭资源,推进绿色开采、综合利用,力争煤炭转化率提高到45%。加大油气开发力度。整合火电资源,积极实施现有电源扩建工程。加快太阳能发电、风电、深部地热供暖制冷、余热余能利用等产能建设,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在全省加快分布式能源生产、供给和消费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省能源工业总产值达到9000亿元,年均增长7.5%。
       1.煤炭
       严格控制煤炭行业新增产能,通过煤炭资源整合、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提高煤炭绿色开采水平和回采率,重视煤矿伴生资源和疏干水的资源化利用。建立现代煤炭物流服务体系和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推进煤运通道建设。到2020年,将全省煤炭产量控制在7亿吨左右。
       2.油气
       推广应用高效增产采油技术,努力提高油气采收率,降低采收成本。加快推进陕南、陕北新区和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有序提高天然气开发水平,积极支持国家输气管道建设,加快省内城乡天然气管网体系建设。扶持和促进页岩气、煤层气开发,支持煤制天然气发展。积极争取增加地方油气指标。到2020年,石油保持3700万吨产量,天然气产量增加到500亿立方米。
       3.电力
       在府谷、神木、榆阳、横山布局大型燃煤电源点,统筹规划电源、电网、热网,优先建设城市供热、热电联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煤矸石电厂。推进高压、超高压电网建设,形成连接华北、华东、华南的三大外送通道。积极在全省推进工业直供电模式,支持发电企业与用电企业战略重组,为全面提高发电企业效益和降低用电企业成本创造条件;在全省范围内,制定支持高载能产业及其它工农业用电的优惠价格政策。加大洁净煤发电新技术和烟气脱硫脱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持开展试点示范。积极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推广应用智能电网,构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运行灵活、经济高效的全国一流新型现代化电网。到2020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增加到8264万千瓦(火电6324万千瓦、可再生能源1920万千瓦),产值达到3000亿元。
       4.新能源
       按照“合理布局、就近上网、当地消纳、有序推进”的思路,稳步推进大型地面电站建设,大力发展利用太阳能与风能分布式电站项目,鼓励扩大海外应用市场。协调太阳能、风能电站与配套电网规划和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新能源电站与互联网有机融为一体。着力推进天然气外送管网和省内向城市新区、城市周边、重点村镇延伸的管网建设,为陕西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和扩大外送与省内应用规模创造条件。支持在全省推进非水源型深部地热供暖制冷发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在有条件地区推进水源型地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支持发展无需布线的新一代电力线载波技术在智能工厂、智能城市、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庭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支持陕鼓分布式小型化超临界发用电一体化机组的开发与应用。支持甲醇燃料、液化天然气燃料等新能源产业发展。
       (二)原材料工业
       以“打造支柱、转型发展、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方向,以“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为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处置关停一批僵尸企业,改造提升有色、冶金、建材、兰炭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化工、有色金属、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前沿新材料,推进原材料工业由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全省原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8500亿元,年均增长10.2%。
       1.化工
       依托省内有利于多种资源协同配置、综合利用、上下游链接、产业生态布局的资源优势,着力推进油煤气等资源的深度转化,形成煤制烯烃(芳烃)、成品油、基础有机化学品、化肥氯碱、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5条主产业链。到2020年,化学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0.0%。
       ——煤化工。以煤炭的清洁分质分级梯级利用为核心,聚焦煤炭高效清洁分质转化综合利用技术,在突破低价粉煤低成本热解技术分离煤焦油、焦炉气基础上,围绕兰炭深度转化利用,着力支持发展热解气化一体化和热解发电一体化技术。围绕延长产业链,继续丰富煤化工组分,着力支持在陕西利用纯氧加氢气化和热解气化一体化技术,构建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油气一体化发展的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煤焦油加氢制油、粉焦间接液化制油、油煤共炼(直接液化)、甲醇制汽油等煤制油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支持煤制油向高附加值航空燃料、高级润滑油、高端液压油、白油、石蜡方向发展,引导煤制油企业利用汽油的组份特点,向烯烃、芳烃、饱和烃与高辛烷值成品油一体化方向,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利用甲醇的产能优势,推动煤化工向有机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更多化学制品方向延伸。重视国内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二氧化碳与甲醇制碳酸二甲酯进而生产聚碳酸酯,甲醇制二甲氧基二甲醚、二甲氧基甲烷,甲醇制乙醇,甲醇制蛋白饲料添加剂等技术新进展,推动此类技术在省内应用。加快延伸煤基合成树脂产业链,重点发展聚乙烯、聚丙烯、高等级树脂切片等产品。到2020年,全省煤制烯烃(芳烃)产量达到600万吨,转化甲醇2000万吨以上,转化煤炭6000万吨;煤制油项目总产能达到1200万吨,转化煤炭约1亿吨;基本有机化学品产能达到1000万吨以上。
       ——化肥氯碱。推进乙烯等石化产业与氯碱工业配套发展,重点支持北元化工、金泰化工等企业的聚氯乙烯项目建设,大力扶持重点电石企业充分释放现有产能,为下游聚氯乙烯提供原料保障。鼓励聚氯乙烯企业发展氯化聚乙烯、干洗剂和氯甲烷等有机氯系列产品,高度关注煤制乙炔技术新进展,积极支持利用乙炔转化乙烯等新技术,不断延长乙烯产业链。到2020年,电石产量400万吨,化肥(折纯)产量200万吨。从严控制电石、合成氨等在无下游新用途的前提下盲目扩大产能。
       ——精细化工。建设具有陕西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链。重点支持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子午线轮胎、特种橡胶制品、特种纤维、特种防腐防锈涂料、特种抗紫外线外墙涂料、天然树脂印刷电路板封装涂料、氟化工产品、绿色环保农药、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石化行业专用助剂、高级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日化用品、特种有机化学品等。
       ——焦化。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焦化企业发展煤焦油深加工、粗苯深加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技术,推动焦化企业向焦化产品精深加工方向转变。到2020年,冶金焦行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开展兰炭型煤替代无烟煤推广工作,加快用新一代热解技术支撑的大型兰炭热解气化一体、热解发电一体化、冶炼热解一体化项目建设。到2020年,行业总产值300亿元。
       2.有色
       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改造提升,优化产品结构。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防军工、高新技术产业等对有色金属新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面向航空航天、船舶、核电、轨道交通、汽车、化工等高端应用领域的精深加工产品。支持有色和钢铁融合向前沿高端新材料,特别是重大工程和产业用特种钢方向发展。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6.0%。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产量达到230万吨,年均增长1.8%。其中:电解铝90万吨,年均增长5.2%、锌锭80万吨,年均增长持平,镁锭55万吨、年均增长4.1%。支持围绕陕西优势有色金属产能和产品资源,加速向下游装备制造业、各类重大建设工程急需的基础和新型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粉体材料、型材异型材、板管材及丝带材方向发展。
       ——钛。以宝钛集团、西北有色院下属钛产业企业(西部材料、西部超导、赛特公司)等为核心,重点发展面向航空航天、军工、医疗器械和生物等领域的高端钛合金、钛合金精深加工材料及钛合金装备。到2020年,钛材加工产业规模达到7.2万吨,占据国内市场70%以上,力争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
       ——铝镁。积极打造煤电铝-铝合金-材料及制品深加工一体化生产模式。以铝行业高端需求为方向,开发生产铝合金型材和压铸件,到2020年,铝产业实现综合收入400亿元,电解铝产能达到90万吨,使铝材深加工占全省电解铝产量60%以上。持续降低原镁冶炼企业生产成本优势,提升原镁品质。结合榆林地区镁金属产能优势支持发展铝镁、钛镁、稀土镁合金等轻质合金。以镁合金压铸件、挤压材为突破口,积极适度发展镁合金型材、异型材、丝带材、管板材,特别是用途广泛的薄板及卷材,在更高层次,实现与装备制造业用材的有效衔接。到2020年,镁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原镁产量50万吨。镁压铸件产量3万吨,镁型材产量2万吨,镁板带材产量5万吨。
       ——铅锌。保持原有生产规模的同时,加大技改投入,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鼓励生产企业结合省内及周边需求适度扩大锌合金深加工产品产能。到2020年,锌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锌锭产量80万吨。
       ——钼及稀贵金属。鼓励钼生产企业利用优质资源以精深加工为方向发展钼材料产业,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发展钼炉料、钼化工产业。围绕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在以金、银、铼等有价元素回收利用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从严控制钼矿开采企业生产规模,执行严格的环保、安全生产标准,开发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深加工产品,限制优质资源的低水平利用。着力推进钼在高强度钢等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到2020年,钼及稀贵金属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中高端钼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全省钼产业总销售收入的比例由现在的不足20%提高到50%以上,降低省内钼矿资源以初级矿产品(钼精矿)形式的销售比例。以氮化钒为突破口实现钒矿资源深加工,研究钒在崔化剂、新能源、高温高强度合金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黄金探矿增储工作,鼓励企业改造落后的黄金采矿、选矿、冶炼生产能力,开发黄金高附加值产品,打造陕西黄金知名品牌。到2020年,全省黄金工业产值达到75亿,年均增长4.3%,矿产金量达到25吨,年均增长1.5%。
       ——其他金属。发挥已有优势,重点发展国内急需的镍、铜、钴、铷、铼、锂等有色金属的开发和深加工,加快核电级锆材、铍料、镁锂基复合航空材料、锂电池材料发展。到2020年,其他有色金属领域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金属镍产量10万吨、镍基耐腐蚀板卷材80万吨、球形氢氧化镍1000吨、覆钴氢氧化镍1000吨、镍钴锰三元材料6000吨、富锂高锰材料6000吨、锰酸锂3000吨、钴酸锂3000吨。积极支持做好铷资源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钼矿渣提铼工业化中试取得产业化成果。
       3.黑色金属
       以扭亏增盈为中心,严控成本和新增产能,围绕产品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扎实推进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到2020年,全省粗钢产能规模不变,钢铁产量控制在1900万吨,全行业实现产值1300亿元,年均增长3.5%。
       ——钢铁。进一步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充分发挥陕西有色金属大省和科教大省优势,加速钢铁与有色金属产业融合发展,围绕重大工程,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领域用钢需求,从降成本、促升级出发,压缩低端产能,推动钢铁产业向特种钢、特种合金、特种不锈钢、高强度建筑用钢升级,重点生产优质棒材、油井管材坯钢、中小H型钢、逐步提高特钢和高强度钢产品比重。初步形成高强度建筑用精品长材(含钢筋、线材和中小型钢)、装备制造业用优质棒线板材、油井管材用钢三大生产基地。到2020年,钢铁产业年产值达到900亿元。
       ——铁合金。优化产业组织和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力争到2020年所有铁合金企业矿热炉容量≥25000千伏安,并逐步获得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完成行业总产值39亿元。
       4.建材
       加快传统建材产业工艺装备的节能减排改造和技术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突破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形成一批凸显陕西特色的新型建筑材料产品,逐步建立起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体系。到2020年,完成产值2000亿元,年均增长10.0%。其中,水泥产值300亿元、混凝土产值280亿元、砖瓦及建筑砌块产值200亿元、建筑部品产值100亿元、新型建材产值405亿元、其他非金属矿加工产值430亿元。
       做强做优水泥及混凝土生产行业,引导支持优势混凝土企业兼并重组,水泥产能控制在8500吨以内,混凝土产量控制在8000万立方以内。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大力发展建筑结构件、建筑墙体、屋面系统材料及门、窗、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材料和产品等建筑部品产业。充分发挥陕西合成材料大省优势,大力发展化学建材和与建筑相关的化学制品产业。推进新型金属建材制品业、建筑管业塑料型材业、复合材料制品业,保温材料制造业、陶瓷和非金属制品业等行业发展。打造以钙、硅、氟、碳、重晶石产业链为核心的多个非金属矿采选加工产业集群。
       5.新材料
       面向航空航天、兵器、船舶、装备、电力、电子等应用领域,聚焦产品链延伸及应用拓展,建设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前沿新材料。加大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智能材料、低温和高温超导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研发力度,掌握一批核心应用技术,努力实现科技成果在多领域规模化应用。
       ——电子信息材料。重点发展面向电子元器件领域的磁性材料、电子浆料、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材料等;面向新型显示器件领域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玻璃基板等;面向半导体领域的电子级单晶硅、GaAs(砷化镓)、SiC(碳化硅)等晶体材料;面向集成电路、终端显示的芯片材料。
       ——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陶瓷纤维、氧化铝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砜膜材料、高纯石墨碳材料、耐高温功能陶瓷、碳陶等高性能复合材料,拓展在航空、军工、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加快发展高纯石英粉、石英玻璃及制品,开发高性能玻璃纤维、高性能摩擦材料和绿色新型耐火材料等产品,谋划发展以重晶石、石英、萤石、膨润土等为主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特种纳米级防腐涂料、水基环保涂料、新型保温材料、氯化聚丙烯和氯化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以及α烯烃、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高端玻璃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纶纤维、氨伦纤维、氟硅树脂、新一代化工膜材料、树基复合材料等前沿高端化工新材料。依托西安近代化学所、陕西神光化工公司、延长氟硅材料公司、近代金珠等企业,加快发展新一代有机氟树脂、有机硅树脂、无机氟产品、电子及光伏硅材料、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绿色电解液、医药农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光纤新材料、含能新材料等氟硅化工新材料。
       (三)装备工业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在优势领域超前布局,重点围绕智能和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数控机床、输变电、能源装备等领域,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加快培育3D打印、机器人等新兴装备,把陕西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年均增长13.2%,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达到22.2%。
       1.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突破智能数控系统、在线远程诊断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新型智能纺织机械、智能专用装备和精密智能仪器仪表及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
       ——高档数控机床。以秦川机床、汉川机床为依托,进一步突出发展特色,重点发展高精高速高效柔性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成套系统、智能制造装备及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滚珠丝杠、导轨等主要功能部件,提升机床可靠性、精度保持性。
       ——机器人。依托航天9院16所、诺贝特、秦川机床等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围绕重点行业需求,积极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新产品,围绕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加快提升零部件设计、加工能力,提高制造的精度和可靠性,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机器人在汽车、机械、电子、轻工、国防军工、危险品制造、化工等领域应用。
       ——增材制造(3D打印)。发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本地高校技术优势,以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恒通、西安铂力特、西安光机所等企业为核心,加快推进渭南增材制造产业园、西安高新区增材制造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金属增材制造装备,打造金属增材制造装备龙头企业,研发生产增材制造粉体金属及合金材料、先进工艺技术,推进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示范。围绕未来陕西化学制品产业和树脂产品延伸加工需要,支持积极发展低成本塑料、树脂类产品的3D打印技术、装备及专用粉体合成树脂材料产业。
       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以陕汽、比亚迪、宝鸡吉利等整车企业为龙头,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联合省内外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及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陕西省汽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推动创新资源汇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和课题攻关,促进创新交流,推广创新成果,提高产业竞争力。继续实施“百万辆汽车建设工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力争达到30万辆。重卡稳量提质增效,提高配套率;吉利汽车产销达到20万辆。高度重视汽车智能化趋势,加快智能汽车产业化布局。继续抓好重大整车项目引进工作,力争在引进外资整车品牌上取得突破,将陕西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依托比亚迪、陕汽等企业,重点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客车、纯电动牵引车、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环卫车。
       ——智能与节能汽车。依托陕汽、吉利在天然气、甲醇等替代燃料汽车方面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LNG/CNG重卡、LNG/CNG清洁能源大客车、LNG/CNG微型车、柴油—天然气双燃料重卡、甲醇载重车、甲醇微型车等产品。在所有汽车整车生产过程中,支持充分利用陕西软件、传感器、集成电路、光电子、电力线载波技术、卫星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着眼全球智能汽车发展大势,全方位推进汽车智能化、半智能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培育陕西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和未来核心竞争力。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依托比亚迪、宝鸡吉利、西安金龙、陕西通家、陕汽、法士特、渭南沃特玛、三星动力电池、陕西泰丰、陕西跃迪等企业,大力发展重卡、轿车、客车、专用车和关键零部件等产品,形成整车产品系列化、多元化发展;突破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先进变速器、系统智能控制、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陕西智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3.航空航天装备
       ——航空装备。积极打造国家军民两大飞机、运输机和涡桨支线飞机基地,大力发展民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无人机,做大做强涵盖整机制造、发动机与机载设备研制、零部件加工、航空材料、航空维修与改装、试飞试验保障的完整产业链。加快公务机、直升机整机项目引进。建设无人机研发和产业基地,着力推进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消费电子类无人机发展,培育发展无人机新产业。研制新舟700涡桨支线飞机,投放市场并批量生产,改进升级新舟60和600飞机并扩大市场适用范围,运八民机系列实现改进改型并形成产业化,建设世界最大涡桨支线飞机基地。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航天装备。大力推动航天火箭发动机的系列化发展,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和低成本运载动力,满足航天事业发展需求。抓住国家发展北斗卫星系统的战略机遇,围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三大领域,重点推进卫星导航应用综合服务平台、陕西宽带卫星通信骨干网、卫星遥感应用综合服务平台等三大支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到2020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4.节能环保安全装备
       紧抓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尽快满足省内乃至全国污染物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为目标,着力发展节能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装备、水污染治理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培育节能和环保服务产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环保服务外包。
       ——节能装备。依托陕鼓、西重光电、西安泰富、西玛电机等企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能量回收装备、高效节能碳排放技术及装备、新型燃料洁净锅炉、高效节能微排燃烧锅炉、大型流化床等高效节能锅炉以及LED光源封装、防爆灯具等。
       ——环保装备。加快提升环保装备与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推动环保产业园区、再制造再利用园区、大型拆解及资源化利用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发展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装备和空气净化装备,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装备,中水处理技术和回收利用成套装备,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成套装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套装备,废旧工业品及废旧建材资源化利用成套装备,城乡垃圾、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
       ——安全装备。矿山装备领域,重点研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高的无人开采技术和设备。消防灭火、抢险救援领域,重点发展特种消防车辆、大型起重、钻机、消防和救援机器人等高端化救援设备和技术。重点建立面向危险化学品仓储区、化工园区等特定场所的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实时远程火灾智能监控与应急处置系统。交通运输安全检测监控领域,重点发展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联网联控系统平台,着力发展轨道交通安全产品,主/被动安全技术和产品、无人驾驶技术和产品。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建设以及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机遇,依托西安轨道交通装备、宝鸡南车时代、中铁宝桥、中铁电气化、宝鸡器材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高铁用运载、巡检、测量等整车产品,350KM/H高铁接触网、中低速磁悬浮钢铝复合导电轨、牵引变流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道岔、城轨钢支座、高速列车车体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发展轨道交通大型施工和养护装备,促进轨道交通装备在国内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总集成、总承包应用,加快推进宝鸡高新区重载高锰钢辙叉生产基地、南车青岛四方车辆股份公司、渭南高新区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
       6.电力装备
       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输配电智能设备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研发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及技术,推进特(超)高压输配电设备集成化、系列化、智能化、小型化、低能耗发展。积极发展中、低压系列装备线缆和光伏电缆以及成套设备。紧跟国家核电装备“走出去”和核电产业全国布局的步伐,继续扩大核电产业规模。
       ——风电装备。以永电、金风科技、盾安电气、捷力电力电子、国水投西安风电等企业为核心,发展低风速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集中监控和智能风场管理系统及设备,重点发展2.5兆瓦以上永磁直驱和双馈风力发电整机,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力发展兆瓦级以上永磁直驱和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部件、高速齿轮箱、塔筒及零部件、发电机、控制系统、大型结构件等关键配套件,形成较强的风力发电能力。
       ——光伏光热发电装备。依托华陆集团、西航集团、汉江机床、西北机器、理工晶科、创联新能源、众森科技等企业,重点发展高性能铸锭炉、多线切割机、硅片清洗设备、抛光机、导丝辊磨床等晶体硅加工设备。
       ——输配电装备。重点发展新型电力电子产品、太阳能及风电场用开关成套设备、电网控制保护成套设备、铁道电气化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继电保护装置。开发超高压和中低压输配电变压器及组合装置,提升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成套设备技术开发水平,重点发展±10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用换流变压器和平波电抗器、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用现场组装式变压器、中、低压装备线缆和光伏电缆以及成套设备,加快关键配套件国产化。突破大功率大规模储能、新型电工材料、极端条件下绝缘陶瓷和绝缘子等关键元器件、材料的制造和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核电装备。以西安核设备、中核陕铀浓缩、国核宝钛等企业为核心,继续扩大稳压器、安注箱、硼注箱、蒸发器支撑、主泵支撑、核级换热器、铀浓缩核真空阀、核岛泵阀、核级锆材以及核燃料生产规模。
       7.重型装备
       加快石化冶金煤炭关键重型技术装备大型化、成套化、自主化发展步伐,增强核心部件自主制造水平,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加快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托宝鸡石油机械、宝鸡石油钢管等企业,重点发展石油钻采、油气输送管道、采油系统生产线等石油装备;依托陕鼓、中冶陕压、中钢西重、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等企业,重点发展大型轴流式压缩机及能量回收透平等成套装置、连铸设备、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等冶金装备;以西安煤科院、西煤机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功率系列钻机、运输机和液压支架等煤炭综合采掘装备;以西安核设备、航天动力、陕鼓集团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型煤气化、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化学合成等成套装备。
       8.其他装备
       ——工程机械。加快开发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积极促进精密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综合应用。重点发展土方作业机械、路面施工机械及养护设备、非公路专用车辆等。
       ——纺织机械。以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和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等重点园区为承载,推进青岛纺机特种电机项目,重点发展纺机电机、喷气织机、产业用纺织品装备、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光机电一体化缝制机械、配套件和纺织检测检验仪器。
       ——农机装备。以杨凌农机装备产业园等农机专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农资环保、园艺机械、植保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设施农业机械。
       (四)电子信息
       坚持国际化、高端化、市场化、集群化发展思路,抓住电子信息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扩大招商引资。着力打造集成电路、智能手机、平板显示三条支柱型产业链,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卫星导航、光电、激光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成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含半导体)、软件与信息服务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互联网+”战略,发展分享经济,培育壮大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年收入6000亿元,占全国信息产业总量的2%以上。其中,电子制造业实现年产值3000亿元,年均增长43.0%,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到达8.3%,排名进入全国15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年业务收入3000亿元,年均增长23.0%,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
       1.集成电路
       围绕三星存储芯片项目,加速提升先进封装测试技术水平和能力,培育测试龙头企业,加强圆片级封装、硅通孔、系统封装、高密度三维封装等新型封装和测试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引进高端封装测试工厂,扩大封测产业规模,带动省内集成电路设计、设备、硅材料等半导体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推动省内现有芯片生产线升级至8英寸以上,加快建设IGBT模组生产线建设,适时建设12英寸生产线。提升芯片设计水平,鼓励发展圆片级封装、硅通孔、系统封装、高密度三维封装等新型封装和测试技术应用。加快建设集设计、制造、测试、封装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到2020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
       2.智能终端
       引进发展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车载移动终端、互联网电视、虚拟现实设备等智能电子终端产品,建设国内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制造基地。着力构建从研发设计、芯片制造到整机生产再到手机应用服务的手机产业链,打造西部地区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积极引进智能手机制造企业,产能扩张到1亿部,带动通信电子元器件等手机配件发展;不断提升手机设计和芯片研发能力,加快突破系统研发;加快高效能、低成本智能终端及芯片,IPv6下一代互联网设备,高端网络服务器和安全产品,智能家居、车载终端等开发和应用;支持移动互联网社交、电子商务、网络娱乐等应用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带动信息消费。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
       3.新型平板显示
       着力构建从上游原材料、中游面板到下游应用的平板显示产业链,打造西北最大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推动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及以上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建设,带动TFT-LCD或AMOLED等高世代显示面板、玻璃基板、电容触摸屏、光学膜、偏光片、背光源、驱动IC、液晶材料等核心配套产品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提升关键材料本地配套能力。到2020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4.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
       ——太阳能光伏。重点支持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形成多晶硅规模化生产能力,巩固发展铸锭切片生产技术优势,加强对熔铸、多线切割等关键技术的再创新,重点发展高效晶硅电池,推动薄膜电池、聚光电池、染料敏化电池、有机化合物电池等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在新兴应用市场发展。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
       ——半导体照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形成2-3个具有行业特色、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龙头骨干企业。扩大蓝宝石衬底材料生产规模和提升品质,大力发展SiC和GaN衬底材料。发挥垂直结构在大功率、紫外/深紫外光源方面的优势,发展大功率高亮度蓝光及紫外LED外延及芯片产品,同时在硅衬底及第三代半导体新型衬底材料的外延生长及制造技术方面实现突破。重点发展智慧照明、UOLED、V-LED及植物照明等特色产品在市场上的应用。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
       5.软件和信息服务
       聚焦智能制造应用需求,建设服务高端制造业的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示范基地。建立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引导数据资源有序开放,提高数据利用水平。加快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集成创新,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示范应用,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化。突破物联网感知领域核心技术,发展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云计算和大数据。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未来国际等企业为核心,组织实施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完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西部云计算中心;构建高端装备制造、科技资源共享、远程容灾数据以及教育等行业云服务平台,积极探

上一篇:陕西省“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下一篇:陕西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