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陕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十三五”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9-30 10:02:30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关中地处我国地理几何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蒙俄等“一带一路”三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重要节点,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前沿位置,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潜力较大。“十二五”末,生产总值占全省64.1%,年均增速1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55.6%。

       第一节  发展现状
       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城际铁路、关中环线和大西安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初具雏形,西安(咸阳)机场国际中转枢纽作用进一步显现,联接全国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及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已成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渭河综合治理、引汉济渭、斗门水库等加快建设,横贯关中的750千伏电力骨干网架全面建成,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开通。
       产业集聚能力持续增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较为集中,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6个、高新区5个和文化产业示范区1个。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增材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聚作用明显,本地配套率有效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创新驱动实力有效提升。关中创新资源富集,拥有两院院士64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15个,科技活动人员、有R&D活动的单位数、拥有发明专利数等重要指标均占到全省85%以上,建立3D打印、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8家,“一院一所”创新模式加快推广。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咸新区“双创”示范基地等相继获批,为在全国先行先试、全面创新驱动持续提供了活力和动力。
       改革开放成效进一步显现。政府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韩城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扎实推进,高陵、华县撤县设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全面启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海关特殊监管区达到5个,全国引进单笔最大的外资项目三星电子闪存芯片实现量产,陕煤化、延长、有色等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在海外布局设点,“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西安港”发展为全国最大内陆港,丝博会、农高会及欧亚论坛等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社会民生与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关中地区大气环境质量不断向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1400万吨,设区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68%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西咸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获批国家生态文明试点,美丽关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第二节  存在问题
       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刚性趋紧。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19%,人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5.4%。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不高。渭河干流仍有两个省控断面以及新河、皂河等支流入渭断面水质为劣Ⅴ类。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个别市区能源消耗强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关中主要城市春冬季空气质量经常处于全国空气质量较差行列,中重度雾霾天气频繁出现。
       发展的协同性有待增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亟待提升,城际快速交通尚未实现网络化、便捷化。区域内产业同质化较为严重,各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59,产业优化布局与专业化分工机制亟待完善。城市群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高于全国水平0.2个百分点,全国百强县关中各县(区)无一入选,尚有1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对陕南、陕北引领带动作用较弱。
       创新潜能尚未充分释放。关中地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不够,产学研用一体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畅,本地转化率较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进程较缓,军民、央地、部省融合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未形成,推进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亟待提速。改革创新的试点示范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吸纳和运用不够,各类示范区、新区、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待加快,管理体制机制不够顺畅,与中央的定位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开放水平总体不高,对外贸易总量、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偏小,2015年关中区域经济外向度仅为1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个百分点。

       第三节  重大机遇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使陕西由对外开放的大后方转变为最前沿,有利于关中地区发挥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和科教资源等综合优势,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加速构建“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开拓了新空间。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对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赋予了新使命。关中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关中地区发挥重点区域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履行国家赋予的打造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使命。
       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实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优化城镇化布局的战略选择。国家即将启动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编制,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在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等方面必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全面深化改革为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环境。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随着供给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有利于为关中发展探索新模式、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指明了新路径。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全省追赶超越的战略支撑。以协同为路径,以创新为动力,有利于关中地区统筹优化发展要素配置,推动关中地区发展迈向更高层次,真正承担起引领全省、辐射西北的重任。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聚焦“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坚持改革引领与创新驱动先行、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互补、统筹谋划与协调推进并举的原则,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关中地区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真正成为全省追赶超越的“加速器”和“起跳板”。

       第二节  战略定位
       陕西追赶超越引领区。以全方位全领域追赶超越为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保障,引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向中高端。
       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以市场化改革为动力,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汇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创新区域合作发展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和利益藩篱,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以丝路文化为纽带,打造人文合作交流桥梁,优化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全方位开放水平。
       国家自主创新策源地。紧抓创新型省份建设等重大机遇,全力推进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咸新区“双创”示范基地等试验示范的先行先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协同创新,在智能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无人机、增材制造、生物育种等领域取得一批自主创新突破及示范应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打造全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策源地。
       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交流,充分运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国际电影节等平台,展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到2020年,地区经济占全省经济比重达到65%以上,年均增速保持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以上,继续为全省发展发挥主要支撑作用。
       ——保障支撑体系全面建立。加快构建支撑省内、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以大西安为核心的城市群1小时通勤,2-3小时到达周边省会城市,4-6小时到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交通圈。大西安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一体化、多层次、功能复合的生态网络基本形成。
       ——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科技创新环境全面优化。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基本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有效提升,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
       ——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产业发展投资促进机制基本建立,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基本形成“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产业同布、金融同城、电话同号、环境同治、服务同质”的协同发展格局。

第三章 促进关中协同发展
 
       立足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和科教资源优势,突出重点,率先突破,系统推进关中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统筹、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协调发展,打造科学发展新引擎,继续为全省发展发挥主要支撑作用。

       第一节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突出重点、适度超前,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支撑保障发展能力。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加快构建与融合发展,形成以大西安为核心的面向全省、连接全国、辐射国际的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建设“米字型”高铁网,畅通加密关中城际铁路网。大力推进覆盖西咸新区、咸阳城区及临潼、户县等组团的大西安地铁网建设。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启动宝鸡、韩城等一批支线、通用机场建设。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畅通国省干线过境公路,加快建成沿黄公路。加快宝鸡、渭南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支持宝鸡、渭南、铜川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
       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树立柔性治水理念,坚持内部挖潜与外部调入并举,采取水源涵养、水系连通、水量调蓄、水污染防治、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提升等综合措施,着力构建兼具生产生活、调洪蓄水、生态调节等功能的“四横十纵”关中水网。围绕关中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以渭河等主要河流为骨架,以斗门水库、东庄水库、卤阳湖、渼陂湖等湖库为调蓄节点,推进引汉济渭、引嘉济清、渭河生态区等工程建设,系统整治并恢复湖泊、湿地、蓄滞洪区等,重现“八水绕长安”美景,促进关中主要江河湖库外部连通、内部循环、互为补充,修复水系水生态。
       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完善能源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生产生活能源保障水平。建设满足主力电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跨区域调度、确保电力外送的智能电网。积极推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彬长—徐州等特高压输电工程。加快实施骨干网架升级换代,全面优化750千伏、330千伏骨干网架,扩建750千伏宝鸡一西安南一渭南第二回线路。进一步完善城乡配网,加快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升级改造,推进330千伏变电站和高压走廊建设,提高城乡配电网的智能化和可靠性。继续推进“气化关中”,加快完善关中区域供气管网体系,加强应急储备调峰设施建设。
       建设信息智慧关中。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发挥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作用,促进信息集聚。率先完成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布局,提升无线网络覆盖率和移动宽带速率。加快建设互联网时代的“云、网、端”新基础设施,推进互联网数据中心、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创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打造“西部云谷”。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推动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公共服务平台联网共享,打造“智慧关中”。鼓励电信企业逐步取消关中各市间移动电话漫游通话资费,实现关中五市两区通信一体化和电信市场一体化,降低信息成本。

       第二节  引导产业发展互补互促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突出市场主体地位,依托交通干线网络,利用城市集聚功能,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构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体现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特色优势产业。围绕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输变电、数控机床、汽车、农业机械等优势领域,实施工业强基战略,推动重大装备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造提升有色冶金、食品、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大结构调整,提高集中度,推广循环经济,实现降本增效。加快企业优化重组和战略性调整,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技术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强化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技术、增材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构建航空、卫星应用、集成电路、物联网、钛及钛合金、钼及钼合金、激光器及应用等产业链,打造西安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制造和宝鸡新材料等国家产业基地。
       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文化旅游。坚定文化自信,加快省级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陕文投、西影、陕广电等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学陕军”、“长安画派”、“陕西戏剧”等特色文化品牌。鼓励和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文化产业、文化项目和文化园区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文化开发、整合提升、历史复原等创新手法,增加科技元素、体验元素,打响“周秦汉唐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具有关中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文化旅游“联合航母”,构建关中综合文化旅游产业带。打造大西安世界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
       健康养老。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营养辅导、母婴照料等专业机构,推动健康旅游、健康保险、生物医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培育大健康产业链。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健康养老机构,提供精细化、标准化、柔性化、便利化服务。实施健康与养老服务重大工程,支持铜川建设药王山中医健康服务产业园,支持秦汉新城、户县、华阴等建设全国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在渭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健康小镇,打造秦岭北麓健康休闲产业带和西北健康服务中心。
       吸引培育和壮大物流龙头企业,加大物流通道枢纽及设施标准化、智能化、一体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特色行业电商、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完善配送服务网络,扩大跨境贸易规模。加快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信息增值服务,培育网络娱乐、数字传媒、文化创意等数字内容服务新业态。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为导向,发展工业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商务咨询、法律会计、现代保险、信用评级、售后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服务等产业。
       发展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抓好渭河平原优质小麦、玉米稳产增产,突出渭北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等板块特色发展,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水平,打造一批优质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做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健全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商标注册、绿色标识认证支持体系。依托杨凌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推广,打造国际农业合作平台,推动涉农龙头企业“走出去”。

       第三节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遵循“八同”思路,构建以大西安为核心,历史和现代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中平原城市群。
       推进大西安建设。加快省市共建大西安步伐,适时成立大西安建设委员会,统筹人口、产业、交通、资源等要素,推进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规划建设、行政管理和产业布局一体化发展。按照研发服务在中心,制造转化在周边的思路,推进大西安产业空间重组、公共服务重置、交通体系重构,增强重点板块高端产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聚集能力。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提升咸阳、西咸新区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支持西咸新区按照现代田园都市建设理念,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
       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集聚辐射效应。支持宝鸡、渭南增强聚焦辐射功能,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继续支持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支持经济发展较快、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城拉大骨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培育成为新生小城市。继续加强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打造一批县域副中心和特色鲜明、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思路,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步伐。推动城镇卫生计生、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就业创业和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区覆盖面,实现30%以上的农村社区化。加强水电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体现农村特色、乡土味道、田园风貌,有序推进村庄整合,建成一批宜居示范村庄和美丽乡村。开展“十个一”民风建设系列活动,创建文明村镇。

       第四节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加快“幸福关中”共建共享。
       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突出办好农村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集中优势资源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引导和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做专、做特、做优职业院校,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共融,构建多种形式人才培养“立交桥”。建立各类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完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入学升学制度。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关中地区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各类就业、招聘信息共享开放。推广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与就业需求有效对接。完善社会化职业培训网络,支持开展跨区域、多层次、多类型的就业创业培训合作,扩大免费就业培训覆盖面。通过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完善劳动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医疗保险实现人员全覆盖。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政策,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实施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推进医保定点机构互认,实现区域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标准与物价水平挂钩、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协调的联动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福利事业发展,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发展医联体、医疗集团、县镇一体化、对口帮扶、远程医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卫生应急救治、卫生监督四大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提升“治未病”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以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为重点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加快学校和企事业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填平补齐、消灭空白、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的原则,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供给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均衡发展体系、绩效评估体系、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第五节  促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并重,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共建,全面提升关中生态功能,建设美丽关中。
       实施环境联防联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建立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着力解决渭河流域水污染和关中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确保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继续实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开展重点支流污染治理,实施流域分区管治,建立健全跨境断面区域监测体系和上下游之间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各市区确保域内渭河干流水质稳步巩固提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动城镇燃煤减量替代,再削减燃煤600万吨以上,率先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进一步提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节能降耗,落实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支持高效节能环保低碳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建筑。强化水资源节约和利用,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深入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0%,城市新建城区再生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存量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土地,鼓励低效用地二次开发,积极推广城市综合体、多层标准化厂房等成熟的节地模式,鼓励和规范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高用地效率。倡导推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助推保障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优化绿色发展环境。加快恢复修复渭河及泾河流域湖泊、湿地水生态环境,推进渭河两岸植被绿化,着力构建以秦岭北麓、渭北台塬、渭河和泾河沿岸生态廊道为主体的关中生态体系。大幅度增加城市立体绿化空间,打造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大力支持西咸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绿色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环境保护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第四章 促进关中创新发展
 
       加速释放新需求,努力创造新供给,强化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和区域联动,强化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倍增器”作用。

       第一节  提升创新能力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促进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和其利益收入紧密挂钩、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具有陕西特点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
       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基础研究能力,注重发现和研究能够对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颠覆性技术,围绕先进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超前部署重大科技攻关,组织开展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加快基础制造、通用机械、数控装备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究,促进装备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强化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超导及高性能特种稀有金属、石墨烯等新材料技术研发,延伸核心产业链。积极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制造、高端存储芯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强化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评估、引进吸收、推广应用,有效提升就地转化率。以需求为导向,连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各类创新要素,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网络平台。鼓励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推动更多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创新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投融资模式,构建普惠性支持政策体系。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加强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真正发挥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要素作用。着眼“高精尖缺”,组织实施国际引智、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发现、培养、聚集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资本运作的企业领军人才。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流动起来。实施更加科学、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管理和激励政策,营造“人人谋创新、人人能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激发创新活力
       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着力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军民融合等方面创新,释放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活力。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健全军民融合统筹机制,强化多领域、全要素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军民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军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按产业链、创新链优化整合地区军工资源,深化军工单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开放式合作。以推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加快西安航空基地、西安航天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基地园区建设。搭建军民融合技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精尖军用技术和先进科研成果就地民用转化,加快民用行业产能向军品科研生产转移,加快军用重点实验试验设施共享试点,推动军民技术、能力双向交流。
       强化创新互补联动。围绕各类创新需求,打破阻碍创新的“无形之墙”,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间共同设计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围绕共性需求,加强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之间的协作创新,优势互补、整体联动。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和技术转移机构的中介助推作用,发布科技成果目录,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围绕“互联网+”战略开展企业技术难题竞标等“研发众包”模式探索,引导科技人员、高校、科研院所承接企业的项目委托和难题招标,聚众智推进开放式创新。继续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加快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打造科研院所创新平台。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政府引领、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全社会搭建平台、聚集资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下放一批制约经济发展、束缚企业活力等行政许可事项,适度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总结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支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壮大创业投资规模。促进“创途在XIAN”、西安众创示范街区等发展,创建西咸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优化创新服务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增强创业创新制度供给。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快落实《陕西省关于促进科技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试行)》,提高成果转化转让收益归属研发团队和人员比例,激活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支持知识产权评估、技术转移、专利代理、信用评级等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和落实职务发明、专利许可等制度,加强侵权查处。

       第三节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坚持产业承载园区化、城镇建设特色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支持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支持县域园区建设,引导相关企业向园区聚集,重点发展资源深加工、食品轻工、大工业配套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一县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创新型市县(区)试点,结合区域资源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引导创新要素进入县域经济,强化特色农产品的品种研发、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等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快研究设立省市县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支持创业创新基地市县、县域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及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开发区、县域工业园区和“双创”基地承载能力。鼓励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托管县域工业集中区,发挥其对人才、项目、企业、服务和资本等聚集效应,支撑中小企业快速孵化、集聚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性项目投资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围绕关中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按照“稳能化、兴电子、强制造、促新兴、优传统”的总体部署,通过加大产业协作配套,尽快进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及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社区服务、公众出行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在丝路沿线国家投资兴业。认真践行总书记提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要求,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环境。

       第四节  强化对外开放合作创新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自贸区建设为引领,主动适应国际经济规则,跳出“城墙思维”,加速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先进制度,不断提高创新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吸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和创新型企业来陕设立研发机构,鼓励省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机构建立科技合作机制,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联合研发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在境外开展联合办学与科学研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以及现代农业等领域经济技术合作,推动陕西优势技术、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走出去”。

第五章 建立健全协同创新发展机制
 
       第一节  强化机制保障
       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围绕本规划提出的目标定位,出台支持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总体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各地各部门在制定相关规划和工作计划时,要纳入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内容。开展清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动,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产业项目统一评审、准入、选址和流转的具体办法。逐步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本共担机制。探索税收利益共享和征管协调机制。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实行灵活的工业用地供应管理制度。
       产业布局调整机制。依据国家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关中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需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落实好《关中地区灰霾防治重点行业项目建设指导目录(暂行)》,严格控制关中地区火电、钢铁、水泥、有色冶炼、传统煤化工等行业新建项目,引导行业转变发展理念,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现有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推进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项目改造,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搬迁。
       投融资支持机制。创新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式,通过股权投资、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相关项目建设。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民营投资机构参与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关中产业布局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的支持。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机制。完善各类燃煤设施改用清洁能源、落后产能和工艺退出的经济补贴政策。完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奖代补”政策。研究制定扬尘污染源排污费征收办法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收费新标准。加大对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支持力度,推动新技术应用。优化和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污染变化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警能力。
       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机制。深入落实西安落户积分制和其他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要求,强化引进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加快构建关中地区科技资源统筹网络,推进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科技成果的共享共用。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统筹使用全省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关中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倾斜支持“飞地”园区建设。

       第二节  加强组织领导
       构建分层协调机制。建立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年度会议常态化机制,总结部署各项工作。建立由省级领导牵头,各市(区)政府(管委会)、省级各有关部门参与的议事机制,由省发展改革委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研究重大问题。建立各市(区)政府(管委会)部门间经常性对话机制,由各市(区)轮值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会商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
       合力推动工作落实。省级有关部门要牵头建立专项合作机制,分领域策划和推进具体合作事项,制定支持推进措施。各市(区)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牵头汇总、跟踪分析和督导检查。
       各地各部门要共同营造有利于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的舆论环境,突出宣传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举措,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陕西省“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下一篇:陕西省“十三五”农村脱贫攻坚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